本網訊 2016年5月24日,陜西省建設信息中心收到一份來自西安市建委建筑業管理處《關于改進建筑施工企業資質電子化審批方案的函》,這份用文字形式詳細說明該市建筑施工企業資質電子化審批方案的改進意見,正式拉開了西安市建筑業企業資質審批電子化的序幕。
據西安市建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從2015年住建部下發的《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實施以來,該市就開始了探索建筑企業資質電子化審批的路子。2016年年初,西安市建委將企業資質審批電子化定為全年的一項重點工作進行推進。經過前期了解和前往合肥、寧波、南京等地開展調研,該市總結起草需求文案,并多次與陜西省建設信息中心進行溝通,申請相關技術支持。
依托陜西省建設信息中心研發的資質審批管理系統,2016年6月30日,西安市建委下發《關于實行建筑業企業資質網上申報和審批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自7月1日起,凡工商注冊地在西安市的建筑業企業,新申辦資質、增項資質、資質升級、資質延期均進行網上申報和審批。自此,西安成為陜西省內首個實行建筑業企業資質電子化審批的地市。
智能化平臺促審核 透明化流程便追蹤
企業按照所申辦資質的標準要求和西安市《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和資質標準實施意見》相關要求準備資料,登錄陜西省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一體化平臺(以下簡稱“一體化”平臺平)填寫《建筑業企業資質申請表》,通過掃描和庫中點選上傳其他附件資料。工作人員通過系統自動預審功能和對照資質標準核查人員與企業情況,并給出意見。預審通過的企業,電子資料進入下一步審批環節;預審未通過,電子資料退回企業,同時在企業端進行提示……通過平臺申報、網上預審、提交原件、原件核驗、處室審核、終審、公示7個流程后,由西安市直接受理資質審批的建筑企業即可領取到新資質證書。
在“一體化”平臺的原有基礎上,為協助實現西安市建委電子化審批企業資質,陜西省建設信息中心對系統進行了不斷調整和完善。一是增加了身份證閱讀系統。電子化審批系統采取實名制管理,企業需通過身份證閱讀器上傳本企業人員信息到申報系統;二是增加了企業人員流轉管理模塊。如流轉人員在轉出企業工作半年以下,系統會予以自動提示,資質管理部門將根據提示信息對轉出企業或流轉人員實施動態核查;三是增加了人員增補和注銷模塊。企業在滿足標準要求的情況下可自行增補和注銷人員。
“您好,您申報的資質申請業務電子資料已通過預審,請您攜帶系統打印有條碼的《建筑業企業資質申請表》及相關原件材料到西安市政府政務中心進行原件核驗。”每當企業資質審核預審通過,系統便會發出這樣的語音提示。此外,申報企業的電子資料被退回時也可看到提示信息,未退回的電子資料流轉進程不予公開。系統還增加了審批實時進度及其管理菜單,可顯示預審后至終審意見給出之前的所有企業數據,企業可查看以往辦理的詳細情況,也可通過管理菜單對工作人員審核提出詢問和意見。終審后,系統可按時間導出公示表。西安市建委領導和處級領導可隨時查看企業申報的電子信息受理情況和審批進程,并可通過系統直接提醒或詢問窗口工作人員。
效率為“王” “群眾好辦事,政府好管理”
西安市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位于西安市未央區鳳城八路,記者獲悉,除裝飾、裝修企業資質審批由49號窗口受理外,其他建筑業企業資質申請均由該政務中心的50號窗口受理。史哲是西安市建委在該市政務中心50號窗口的企業資質辦理負責人,他告訴記者,通過“一體化”平臺上傳資料進行預審,企業不用在服務窗口排隊等待受理;預審結果即時通知,減少了企業往返跑的時間;平臺數據庫的不斷完善避免了人員重復申報在不同企業引起的糾紛,大大提高提高了企業資質審批效率。
如今,凡是身份證原件、建造師注冊證書原件、從陜西省現場管理人員庫點選的管理人員崗位證書以及本企業在“一體化”平臺已經錄入認證的人員,辦理資質審批時無需再攜帶相關證件。原件核查無誤且符合標準要求的,窗口工作人員會向企業開具建筑業企業資質受理單。由西安市建委核實原件的資質上報陜西省住建廳審批;由西安市建委審批的資質,該市建委公示審批意見。
“時間緊、任務重,但全國都在搞,行業信息化管理已是大勢所趨,西安作為陜西的省會城市,當然義不容辭要搞好這項工作。”當被問到工作開展中遇到過哪些困難時,史哲笑著說,“加班加點搞調研,多跑多問看需求,企業怎么方便,我們的工作就怎么做。”
正如與各地建筑業信用庫、項目庫等的對接,建設部建設“四庫一平臺”的最終目的是讓建筑業企業、工人全部實名制,讓所有行業信息實現互聯互通。當然,企業資質電子化審批只是西安市開展建設行業信息化的一個入口、一個基石,據了解,該市電子化資質審批系統的管理范圍將越來越全面,今后還將在控制人員流轉和加強企業管理上配套建設相應政策。就像史哲說:“群眾好辦事、政府好管理,才是行業運行和管理所要實現的最終目標。”
遠程授課“八大員” 從學習到取證一“站”到底
近年來,陜西省建設信息中心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以政策標準為依據,以企業、從業人員、項目、信用為基礎,以優化服務、強化監管為目標,致力于建立全省建筑企業及建筑業從業人員基本信息齊全,行政審批與服務透明、規范、便利,市場監管科學、動態的信息化管理與服務平臺。
對建筑業企業,該省推行資質電子化審批,對建筑業從業者,“一體化”平臺還要求建筑施工現場專業人員必須從人才庫導入,有效期到期人員無法選擇,必須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延期后才能選入企業。凡是持有陜西省住建廳核發的《建設行業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崗位證書》的人員,包括施工員、質量員、安全員、材料員、資料員、機械員、監理員、測量員、試驗員、勞務員、標準員等(以下簡稱“八大員”),均應在證書有效期內按規定參加繼續教育。
2015年9月21日,陜西省建設信息中心召開專題會議,開始組織研發、搭建繼續教育網絡平臺。隨著2016年3月1日平臺的正式上線,該省建設領域“八大員”不僅可通過集中面授形式參加繼續教育學習,還可通過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現場專業人員繼續教育網站進行自主注冊、學習和考核。平臺實現了“網上報名、網上學習、網上考試、網上發證”的閉環式管理和全生命周期工作流程,不僅方便了該省建設領域“八大員”自由選擇時間接受繼續教育,而且能夠減輕企業和個人參加集中面授的帶來的經濟負擔。
該省信息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還將通過開通手機APP、建立行業人才庫等方式加大平臺推廣力度,爭取在更多的地市為更多的企業進行平臺培訓,擴大繼續教育平臺的影響力和受眾范圍,讓更多的學員和企業了解到平臺的功能和流程,讓更多的人喜歡和習慣網上繼續教育這種方式。
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現場專業人員繼續教育平臺的成功開發與正式上線,是該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建設教育培訓方面的一次有益嘗試與積極開拓。在“互聯網+”時代,該平臺不僅將建設行業從業者的培訓需求和信息技術在教育方面的應用實現了有機融合,未來還計劃將平臺功能外延,與全省建設行業現有的各個信息管理系統互聯互通,共享從業人員資質信息,實現行業信息數據管理的全覆蓋。(胡怡)
責任編輯/姜美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