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咸陽交界處的三橋地區,一棟棟高樓和體量巨大的商業街區正拔地而起,由央企華潤置地投資的西安華潤二十四城正改變這里過去的“城鄉結合部”面貌——“僅商業面積就達到90萬平米,相當于15座上海新天地。”華潤置地西安公司一位人士對本報說。
項目總投資接近百億,“作為年輕的城市新區,緊抓大項目、好項目,是實現區域經濟幾何式增長的關鍵。”項目所在地的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管委會負責人說。
能有“幾何式增長”的目標,是因為這樣的新城,正在成為未來拉動“大西安”經濟增量的主力軍。最近,陜西省首次提出“大西安”的明確范圍——包括西安市行政區域、咸陽市城區和西咸新區,并提出增長目標,當地希望新城能夠成為未來幾年帶動“大西安”持續增長的主要動力。
當地已在西安、咸陽傳統主城區之外的西咸新區,規劃建設了灃東新城等5個新城。按照近期陜西省對“大西安”提出的目標,2017年“大西安”GDP將要達到1.5萬億,據西安市官員測算,4年后西安市GDP將在9000億規模,這也意味著,未來“大西安”的主要經濟增量,將要在新城完成。
“大西安”框架
2012年年底,陜西省委、省政府聯合發文,出臺支持省市共建大西安的若干政策,這是在國務院印發《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后,陜西方面首次明確“大西安”的定義——包括西安市行政區域、咸陽市城區和西咸新區——以及近期建設目標、共建合作模式。“‘大西安’的目標,是‘新長安’的復興,而非建設一個新西安。”最早提出西咸一體化發展的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張寶通說,按照《關于省市共建大西安、加快推進創新型區域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大西安”的范圍包括西安市行政區域、咸陽市城區和西咸新區,其目的是建成“一體化發展的國際化大都市”。
2009年6月,關天經濟區的規劃批復以后,陜西省政府審議通過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城市發展的戰略性框架性方案,提出了西咸一體化和打造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當時確定的是2020年,都市區域人口1000萬,主城區的面積控制在800平方公里。”陜西省西咸新區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員說。
他說,西安和咸陽都是千年帝都,直線距離相距25公里,這兩個城市歷史上文化相近,渭河水同源,兩市的交往非常頻繁。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之后,兩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體化,已經成為愿望和共識。
之前,“大西安”的概念一直在學界討論,盡管西咸一體化已推進多年,但通過政府文件明確“大西安”概念以及定義范圍,尚屬首次。
據悉,《意見》下發之前,陜西省充分征求了西安、咸陽和西咸新區幾方的建議,而在當地官員看來,由省委省政府聯合發文亦顯示了決策層建設“大西安”的決心和力度,“只有由省委聯合發文,才能分解任務并將其納入組織部進行的目標責任考核,”前述西咸新區官員說,“換言之,《意見》所提出的不是愿景,而是近期必須要完成的目標和任務。”
整個“十二五”期間是陜西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但就城市而言,重慶已經成為內陸經濟中心,“這導致中西部的西安、成都、鄭州、武漢要去實現自己在更高層面的定位,是很困難的事情。”這位官員分析說,“西安是西北地區的經濟中心,這毫無疑問,但要進一步地突破,需要重新思考、整理自己的優勢,發揮合力。”“僅我們這座新城,歷史上就曾有周、秦、漢三朝在這里建都——周豐鎬二京都城、秦阿房宮、漢建章宮、上林苑、昆明池,”灃東新城管委會一位官員說,“我們地處西安和咸陽城區之間,西安和咸陽的歷史文脈一脈相承,難以割裂,省市共建大西安,就是要同聲相求、同氣相合,將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愿景、共識通過行動,變成現實。”
增量在新城
2012年,西安市實現GDP共4369.37億元,不僅遠遠落后于重慶,也落后于成都、武漢等中西部城市。而按照《意見》所提出的目標,2017年“大西安”GDP將要達到1.5萬億。
西安市發改委主任雷英杰此前估算,如按照平均13%左右的增速,西安市到2017年的GDP大概是9000億左右,“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到2016年,我市生產總值要達到8000億元。因此,我們將西安市2017年的生產總值按照9000億元進行分解。”
而以咸陽市在2012年完成1616億元的GDP進行測算,以13%左右的增速,到2017年咸陽市將實現GDP3000億元左右。
那余下的3000億元左右的核心增量,將要在西咸新區所轄的以灃東新城為主的5個新城完成,當地的一份報告指出,目前面臨的問題“盤活存量”和“做大增量”——在傳統城區盤活存量,而增量部分主要依靠新城。
據悉,作為西咸新區五大組團核心區域的灃東新城,規劃面積159.3方公里,到2020年,規劃建設面積75平方公里,人口67萬,區內生產總值要達到2500億元以上。這也意味著,這些新城將是帶動“大西安”持續增長的主要動力和未來最具活力的區域。
據介紹,灃東新城去年全年共引進重大項目32個,分別組織參加新加坡、香港、北京、三亞等地的招商簽約活動,共簽約項目21個,簽約金額628億元,成功引進了深圳特爾佳緩速器生產基地項目、中國水電BT投資等重大項目。
此外,為吸引更多企業入區,灃東新城還出臺了《灃東新城“強工業、穩增長”獎勵辦法及措施》、《吸引總部企業發展總部經濟的扶持政策》,設立3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促進工業發展。入區企業中石化西安分公司已成為西安市第六家過百億元的工業企業,開始發揮產業聚集效應。
為了增加這些新城的投資吸引力,在陜西省層面,陜西省政府則出臺了《關于加快西咸新區發展的若干政策》,從土地、財政、稅收、金融、投資等方面來支持新城發展,這在當地被稱為“西咸十條”。以土地政策為例,陜西省明確西咸新區建設用地按土地利用規劃、年度計劃指標實行單列等。
新城自身希望通過不斷的機制創新來保證活力和競爭力,目前,灃東新城是西安唯一一個走“行政區+開發區”道路的城市新區——以開發區建制對街道辦進行托管。
據介紹,目前灃東新城管委會需要處理100多平方公里、5個街道辦、20多萬人的所有經濟、社會管理工作,而在“創新機構設置、管理精簡高效”和“大部制”的構建理念引領下,灃東新城2012年重新調整設置了管委會內設機構,實施全員招聘、末位淘汰等制度,管委會100余人承擔了一個行政區的所有經濟社會管理職能。
踐行定位
《意見》給予“大西安”的4個發展定位:初步建成一體化發展的國際化大都市、創新驅動的現代產業聚集區、文化生態大融合的國際旅游目的地和開放包容的內陸開放開發高地。“一體化發展的國際化大都市首當其沖,”前述西咸新區那位官員介紹說,要解決“一體化發展”的問題,核心是在西安、咸陽兩市之間的西咸新區實現新型城鎮化,目前,西咸新區在80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里,共規劃了灃東、灃西、秦漢、空港、涇河5個新城,未來5個組團和西安咸陽兩城的干道連接,包括地鐵,都已經在實施或規劃中。
以灃東新城為例,新城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9公里,距西安火車北客站6公里,距西安市鐘樓僅有12公里,“一日經濟圈”輻射全國,通過歐亞大陸橋,與全球緊密相連。華潤置地人士說,今年9月份通車的地鐵1號線和規劃中的5號線,都通向位于灃東新城的華潤商業中心,全方位輻射和連接西安、咸陽兩座城市。目前二十四城直接輻射人口約70萬,未來華潤商業中心將輻射至少100萬人。
在“大西安”的框架下,灃東新城進行了3個方面的戰略定位:面向全國建設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立足陜西建設西安國際化大都市重要板塊和引領區,樹立現代田園城市新標桿;建設高新技術研發和現代服務業聚集區。
據介紹,目前灃東新城規劃了科技統籌示范板塊、鎬京優美小鎮板塊、灃河田園城市板塊、阿房宮人文旅游板塊、昆明池水利工程板塊、三橋綜合商貿板塊、六村堡現代產業板塊等七大功能板塊。
其中位于灃東新城的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已經開工建設,這也是國內首個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這與“大西安”創新驅動的現代產業聚集區的定位相呼應,將通過創建科技資源公共服務、交易、孵化、展覽展示等平臺的建設,創新“產學研”融合發展模式,力爭到2020年創建新型科技研發企業3000家,轉化科技成果3500項,成為帶動關天、輻射西部、面向全球的科技創新資源聚集基地、科技成果中試與轉化基地。
而為了實現文化生態大融合的國際旅游目的地的定位目標,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昆明池等重要歷史、文化、生態項目也將在今年正式啟動,當地希望依托阿房宮遺址保護,建設3平方公里的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和西安城市中央森林公園,用高科技手段展示唐代大文學家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描繪的“天下第一宮”奇觀,建成又一個國家級旅游目的地。
在過去,西安對歷史文化的演繹主要聚集于唐文化,而今當地希望,通過西安、咸陽和西咸新區攜手,充分發揮“大西安”縱貫周秦漢唐的中華正統歷史文化的絕對優勢。
來源:經濟觀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