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不應是房地產開發商攫取利潤的地方,這里低廉的生活成本,是那些大學畢業生和農民工人生夢想的起步之地。”面對國內各大城市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城中村拆遷之潮,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政協副主席、民革陜西省委會主委李曉東認為,應當適當保留城中村并加以改造,讓那些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和低收入務工群體在城市里有一個溫暖的家。
城中村帶給他們的溫柔
城中村包容了各色人等,這里既是年輕白領的生活起點,也是外來工的棲身之所,同時也是城市的價格洼地。然而,近年來隨著各地的城市化進程,低收入務工者賴以立足的城中村正在消失,而政府又沒有給他們提供廉租房,陡增的生活成本讓他們難以接受。
“西安現在租一套單元房最少也得一兩千,而這些人一個月的工資還沒有兩千,他們的生活壓力是非常大的。”李曉東表示,城中村往往是農村人口遷往大城市的第一個目的地,它為新移民提供一個調整和適應的場所,這里聚集了保安、飯店服務員、家政人員等傳統服務業的中堅力量。“如果單純從城市面貌改造角度出發,實施大規模拆遷改造,只會使城中村向郊區轉移,而城市居民所需的社會服務成本會進一步上升。”
城中村宜“治”不宜“拆”
李曉東表示,從現實的角度考慮,城中村既不應全拆,也很難全拆。他建議,對城中村應該以“治理”為主,即主要以規范出租房屋和提高房屋質量為主,并逐步提升城中村的基礎生活設施。而不是大規模拆遷。對于那些實在需要拆遷的城中村,政府應當改造一部分周邊閑置的廠房、倉庫,改建成符合基本居住條件的“廉價住房”供農民工使用。
同時,建造一批適合農民工居住的集體宿舍,可由政府主導,企業、社會多方面共同參與,使其成為低收入務工群體在城市里溫暖的家。
來源:西部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