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窄路斷頭路變成寬闊大道,通暢便捷;一條條黑暗街巷變成璀璨夜景,亮麗如畫。南三環長安路立交、勞動路北延伸改造等重大工程的實施,進一步提升了市政基礎設施水平。緩堵保暢、街巷點亮、景觀美化、增設人行天橋、排水管網改造、架空線纜落地等工程,都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真正做到了利民、惠民,讓群眾滿意,2012年,西安市政不斷地帶給市民驚喜,改變了古城人的出行,改變了古城人的生活。
“2012記憶”建市民滿意市政
2012年12月20日下午,72歲的退休干部謝恒賢夫婦結伴出門,穿過今年修建完成的東門里地下通道來到環城公園里散步。“每天我們都要去公園里鍛煉身體,但現在再也不用擔心過馬路了。”他高興地告訴筆者:“我在西安住了40多年,這一兩年城市面貌變化特別大,路修寬了,街道變美了,夜景也越來越漂亮。今年冬天寒冷提前,政府還提前一星期為市民免費供熱,西安市政建設離群眾的心是越來越近。”2012年,西安市政工作最大的變化是理念變化。西安定位是國際化大都市,市政建設維護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首要任務是樹立起大市政的理念,高起點、高籌劃、高規模、高服務、高要求,全面與國際化逐漸接軌。全年西安市政工作主要突出了“六個新”:一是謀劃新戰略、展開新布局。以保障城市快速發展為突破口,強力推進各項新建改建工程,確保一批重點項目順利完工,創造了通達的局部路網體系;二是立足新起點、確立新目標。以打造精細化城市為目標,著力提升市政設施維護管理水平,確保實現“路平燈亮”;創造性開展防汛工作,幫助城市安全度汛;三是解決新問題、營造新氛圍。以全市市政一盤棋為工作方向,強化設施維護、戶外廣告、安全生產等行業督導,探索燃氣管理新途徑,不斷開拓供熱保障新思路;全面落實黨建各項任務,形成風清氣正的創業氛圍。
同時,以為“百姓排憂解難、建市民滿意市政”為目標,促進市政建設維護管理更加精細化、規范化、人性化。
“2012重點”緩堵市民最深的感受
“南梢門不堵了,環城南路寬暢了,長安路與南三環間的‘腸梗阻’不見了。”提起一年來西安市的變化,市民感受最深的就是路。
2012年,西安市政局共承擔城市建設維護資金計劃18.22億元,完成投資19.4億元,占計劃的106.5%。其中建設項目計劃15.59億元,完成16.15億元,占計劃的103.6%。重點項目建設計劃6.66億元,完成10.2億元,占計劃的153%。南三環長安路立交、客運站北路、西銅高速南段、大慶路污水管道等37項工程全面完成;東大街、東門立交、明光路、長樂路綜合改造等55項工程正在實施。
緩堵工程每天與時間賽跑一個個路名,一組組數字,一項項工程,枯燥數字的背后是西安市政熱火朝天的工地和不分白天黑夜的忙碌。市政人在冬季的寒風冷冽中拼搏,在陽光暴曬的酷暑中揮汗。為盡快讓西安的道路順暢起來,實施緩堵工程每時每刻都在分秒必爭,與時間賽跑。2月18日全部完成西延路、電子正街道路斷面改造等25項第一批改造項目;3月3日全面啟動第二批含光門里西側道路交叉口優化改造等28項緩堵項目,8月底前已全部完成;5月15日啟動了第三批北三環與太華北路十字交叉口改造等63項緩堵工程,11月初已全部完成;第四批緩堵保暢項目目前已經完成包括藥王洞中間隔離帶、丈八東路慢道拓寬(長安路-太白路)等17項交叉口改造。截至目前,道路和交叉口改造及公交港灣改造工程項目等已完成133項;人行過街設施建設,已完成東門里過街地下通道、解放路與東新街十字地下通道、太華北路(大明宮門前)人行天橋、未央路(華潤萬家門前)人行天橋等10處人行過街設施,并全部投入使用。
“2012魅力”市政維護讓古城更靚麗
“與以前相比,西安的市政設施變時尚了,都市味更濃了。路面上不僅用上了彩色瀝青,街上的路燈隨著周圍環境或古樸、或典雅、或清秀、或現代、或藝術、或璀璨。”從廣東到西安投資10年的客商李景龍先生感嘆地說:“一條路一種風格,一個立交一個亮點,白天車水馬龍,夜晚流光溢彩。”他看到的也正是古城市民感受到的,大家共同見證著這些不斷讓西安向著國際化邁進的點滴變化。2012年,全市維護項目計劃投資2.63億元,完成3.26億元,占計劃的123.7%。市政維護管理以精細化、規范化、人性化為目標,著重加大道路橋梁等設施日常維護管理力度。完成了一環、二環、三環等主要道路、橋梁、人行天橋和各類檢查井的全面整治,累計翻建、修補瀝青路面60余萬平方米,修補人行道26.76萬平方米,升降、更換井框蓋5106套。完成11條背街小巷路燈改造,確保全市路燈亮燈率達到98%以上;33座立交橋、39座人行天橋和城市廣場景觀燈景觀美化、亮化效果顯著,實現“街街都有燈盞盞都明亮”。
“2012防汛”未雨綢繆有序應對
為最大限度防止城市遇雨內澇現象的發生,2012年西安市政有力推進了排水管網建設工程。全年共計25項建設改造項目,總投資5728萬元。截至目前應急工程已完成16項,7項非應急工程已全面開工。同時,對58處易積水路段逐個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汛預案,并將鐘鼓樓廣場、地鐵口、地下車庫等793處下沉式公共場所列為重點防控對象;對全市中心城區排水管道、明渠進行了疏通、清淤和加固,組建了1300多人的專業搶險隊伍;購置了“龍吸水”等大型防汛設備,在全市主要下穿通道和積水點設置積水警戒線、水位標尺和警示牌,實現了對重點積水路段的提前預警,在全國引起反響。
“2012供熱”遇冷即供暖了百姓心
路、燈、氣、熱,市政工程說到底是一項民生工程,為市民做好服務是市政人的宗旨。2012年,西安市政各項工作都以保障市民權利為目標,更加突出人性化、安全化和舒適化。2012年11月13日,冒著寒風,西安市政測量室溫人員來到北郊離休老人楊海波家中,一進門就被老人拉著手連聲說著感謝的話:“人老了最怕冷,提前供暖這項親民政策讓我們感到舒心和貼心,真是太好了,太感謝你們了!”
每年11月15日為冬季集中供熱常規啟動日,但2012年的冬天,寒冷卻早早降臨,市政提前一周供熱讓古城群眾感受到了政府的溫暖。2012年冬季,西安城區集中供熱鍋爐總臺數達到70臺,城區集中供熱面積7376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559萬平方米。區縣集中供熱面積達到787萬平方米。
首次為供熱用戶退賠取暖費
“供熱不過關罰你沒商量”,2012年供暖實行獎懲機制,以獎代補,通過量化考核,對優秀供熱企業進行重獎,對西安嘉晟熱力有限公司供暖季停熱事故進行通報批評,責令企業賠付供熱費,首次給用戶退費金額達到125.8萬元。同時,既有建筑供熱計量改造工作也在穩步推進,全年共完成改造任務108.9萬平方米。
在西安市政人的辛勤努力下,如今的西安,一條條道路在城市中延伸舞動,一座座小廣場伴在路旁供人休憩。到了夜晚,條條道路上各種燈光燦若星河,將古城點綴得流光溢彩,浪漫而溫馨。未來,讓西安更現代、更繁榮、更國際,他們仍將默默耕耘,向著國際化大都市的建設目標不斷躍進。
來源:三秦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