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我們 |
地址:西安市高新區灃惠南路4號天地源杰座廣場1902室 電話:029-68981993 |
|
|
|
建筑節能要搶抓城鎮化的歷史機遇 |
來源:本站整理
| 發布時間:2012-08-28 |
瀏覽:3538次 【關閉此頁】
|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員日前指出,我國既有建筑和每年新建建筑稱得上“節能建筑”的比例還較低,當加快推進建筑節能。這個提醒,對于正處于快速城鎮化的中國,極其重要。 建筑節能是緩解我國能源資源緊缺矛盾、減輕環境污染的重要措施。我國建筑能耗總量持續增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鎮新增建筑增長較快。從1978年到2010年,我國城鎮化率由17.92%提高到47.5%,有兩三億人口從農村遷往城鎮。2000年到2010年10年間,城鎮化速度進一步加快,城鎮人口年均增加約1700萬人。 城鎮化加快是一個重大的歷史機遇,它能否與建筑節能化相伴,將塑造未來我國新興城區一個時期的能源資源消耗大格局。有關專家預計,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到2020年,我國將新增建筑面積約300億平方米。如果這些新增建筑全部達到節能標準,到2020年每年可節省3.35億噸標準煤,相當于每年節省電力建設投資約1萬億元。現在的問題是,這樣的美好意愿能否成為現實。 抓住這個歷史機遇,我國已在法制和制度建設上有相當的儲備。為推進能源節約,我國先后出臺節約能源法、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等法律法規,為推進建筑節能提供了法制保障。各地政府在節能補貼方面的投入也在增加,這為推行建筑節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從節能建筑的現實來看,則喜憂參半。全國城鎮新建建筑在推行強制節能標準方面,近年獲得穩步推進。但是在城鎮新增建筑當中,設計階段執行節能強制標準、但施工階段卻不執行的現象常常發生,對實現建筑節能的目標形成掣肘。因此,政府有關部門必須加大在建筑設計、施工、驗收、銷售各個環節的監督力度,讓不符合節能標準的建筑寸步難行。 以供暖為例,雖然供熱計量已經成為《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等相關標準的強制性條文,但很多地方沒有嚴格執行,2009年北方采暖地區新建建筑3.4億平方米,沒有安裝分戶供熱計量裝置的有1.76億平方米,占新建建筑總量的52%,這導致新建建筑供熱計量設施形成新的欠賬。這表明,在建筑建能方面,必須加大執行力度,特別是在驗收方面仍需進一步發力,避免工程驗收放松標準、執行不到位,使建設節能最終成為口號。 建筑節能的落實,光靠政府不行,還要加強輿論監督,形成社會合力。比如說要對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存在的片面追求怪異、奢華,使用大玻璃幕墻而不注重節能環保等社會現象,通過曝光引起全社會關注,從而使公共建筑在節能方面發揮出積極的引領作用,幫助全社會建設更多節能建筑。
|
|
|
|
|
|